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ntents

社交其实就是行乞与施舍

 ·  ☕ 2 分钟

★ 希望不善社交的人可以从下面的文字中获得力量,纾解苦恼。

在社交中有人行乞,有人施舍。大多数人兼而有之,时而行乞,时而施舍。

行乞是主动的,行乞者从施舍者那里得到他想要的,但他在索取的同时也在给与,他给与施舍者施舍的机会,使得施舍者在施舍的过程中也获得某种快乐和满足。

施舍是被动的,施舍者看起来是在给与,但其实他也有所收获,施舍者从满足行乞者的需求和欲望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满足。

施舍者的快乐建立在行乞者身上,假如没有行乞者向他行乞,他的欲望和爱便无处安放,他的价值便无从展现,这时他往往会转变为一个行乞者。

行乞既是索取也是给与;施舍既是给与也是得到。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。

在社交中无论是行乞还是施舍,其本质都是从外界的关系中获得快乐和满足,当你仰仗外界的时候,你就变成了环境的奴隶,你心灵的自由就会被蚕食,这就为自己的人生埋下了痛苦的种子。

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要社交。而是说不要把社交看得太重。社交是人际关系的一种,建立在人际关系上的幸福是脆弱的。爱因斯坦说,真正的幸福应该建立在自己的内心,建立在一些不易变动的基础上。这样一来即使你在社交或人际关系上遇到什么大的变故,也不会对自己的幸福有太大的影响。

那么,怎样才算把幸福建立在自己的内心?怎样又是建立在外在的基础上?我的理解是——举个例子,一个作家把创作作为自身快乐的主要源泉,一个科学家把科研作为自己心灵最底层的寄托,这就是把幸福建立在自己的内心,假如你把一段恋爱或者婚姻关系作为生活中最重要的考量,这就是把幸福建立在外在的基础上。

说句题外话,大部分中国人的幸福建立在金钱和血缘关系上,这虽然是所有外在事物和关系中最稳固的,但仍然有它的局限,这个局限就是“外在”,因此,在我看来,即使他们能获得这种幸福,那也是卑微的幸福。

虽然这些道理我都懂,我也试图说服自己,但具体做起来我觉得还是有难度。

分享